別讓好意變質為情緒勒索。願我們的善意,都建立在別人「願意」。
身邊有沒有一種很熱情很熱心、感覺正能量爆棚,但卻讓你覺得想逃的人類?
他們滿懷熱情與殷切期盼,積極地要與你分享他們的善意、經驗與建議,
但你沒有接收到好的能量,卻反而想逃。
我後來才體會到,有一種善意與正能量,帶有侵略性。
原來有些「正能量」,是會讓人不舒服的。
因為對方只在乎他「想要做什麼」,而沒有考慮到「你需要什麼」,
或是你「想不想要」接受他的善意。
強加於人的善意,有時候反而是一種惡意。
我們身邊常常都會出現這種帶著善意的好人,有時候我們一時不察也會變成他。
曾經有個朋友在新手媽媽時期,因為育兒感到很累很沮喪,
在某一天情緒很滿的時候,跟友人吐了苦水。
但她並不是林黛玉體質的人,抱怨後依舊還是正面迎戰崩潰日常。
但某位朋友看到她的抱怨後,開始積極表達關心,三天兩頭地問狀況還好嗎?
然後開始劈哩啪啦分享育兒經驗與心得,叨叨絮絮地說著她也是這樣過來的。
有時甚至直接撥電話給她,跟她說聊聊心情會好一些,媽媽的壓力需要釋放….
在無助的時候有人支持跟同理很好,會讓自己覺得不孤單。
但,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樣的關心方式,況且這些過激的熱情,反而打擾到她了~
之後不管是這個朋友的訊息還是來電,都讓她覺得壓力更大。
朋友的一番好意,不但沒有安慰到她,反而讓她不舒服。
我想,需要釋放以及聊聊的,應該是她的朋友而不是她XD
她曾經為此感到內疚,因為覺得朋友是好意,但她卻感到厭煩~
人家滿腔熱情,她卻冷淡以對~情緒因此更加煩悶。
有時候我們一廂情願想要加諸給別人的,並不是對方想要的。
而面對那些令人想退後的熱情與善意,不需要檢討及批判自己。
因為,感受是很誠實的。
受過訓練的大腦希望我們能夠有所回報,但心裡真正的感覺,是騙不了人的呀。
放下以愛之名的自我安慰,讓善意適得其所。
心理學有提到「投射效應」,是指我們常把自己的想法與喜好投射到別人身上。
會錯覺地誤以為別人的想法跟我們一致。
因此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想法或是感受強加給別人。
例如覺得心情不好就要大吃大喝或是買醉的人,可能也會覺得別人心情不好這樣做就可以獲得療癒。
或是習慣把利益看得比什麼都重的人,也會覺得別人做事的出發點都是為了獲取利益。
若是冠上「以愛之名」、「我是為你好」這樣的念頭,更容易演變成情緒勒索。
因為人性難免認為自己一番好意卻被拒絕,會倍感委屈。
而有些人的善意,更多的是希望透過這些行動滿足自己。
希望我們在說話、行動之前,先想想對方。
在表達善意與熱情之前,多考慮對方的感受、真實的需求,儘量避免好心辦壞事。
但人心隔肚皮,即便是再熟悉的親友,也有可能誤解對方真實的想法。
成年人的關係,分寸拿捏很重要,若覺得自己滿腔熱血被冷回,先別急著怨懟。
因為別人可能為了顧及你的感受,而選擇不把話說破。
願我們對關係保持覺察,真正為對方好不該變成情緒勒索。
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,因為別人想的,或許跟你不一樣。